律师简介
吴亮律师,现执业于浙江佑平律师事务所,专职律师,承办过刑事辩护、取保候审、交通肇事、婚姻家庭、人身损害、工伤赔偿、房产纠纷、合同纠纷、债权债务等各类案件,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。爱岗敬业,工作业绩突出,热心公益事业,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公益活动,坚持诚实守信,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是律师的天职,追求社会的公正、公平是律师的奋斗目标。

吴亮律师
浙江佑平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
刑事辩护
- 刑事辩护
婚姻家庭
- 婚姻家庭
合同纠纷
- 合同纠纷
债务纠纷
- 债务纠纷
劳动纠纷
- 劳动纠纷
专利纠纷
- 专利纠纷

吴亮律师法律咨询平台
一对一
- 一对一提供法律服务
24小时法律服务
- 24小时专业法律咨询
专业团队
- 专业团队定制化服务
隐私保护
- 全面保护信息与隐私
法律资讯
NEWS
-
07/01
25
你好律师,倘若在从化想了解慢性病报销每年有限额吗?是多少?
从化慢性病报销确实存在年度限额,具体数额需参照当地医保政策。 分析:慢性病报销的年度限额通常由当地医保政策规定,这一政策旨在保障慢性病患者的医疗需求,同时控制医疗费用。从化作为特定地区,其慢性病报销政策会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、医疗水平和慢性病患者的实际需求来制定。因此,要了解具体的年度限额,建议查阅从化当地的医保政策文件或咨询医保部门。 提醒:如果报销金额接近或达到限额,且医疗费用仍在持续产生,可能表明问题比较严重,应及时咨询医保部门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,以了解是否有其
-
07/01
25
什么情况会涉嫌受贿罪共犯
受贿罪共犯,简单说就是和国家工作人员一起受贿的行为。 特定关系人,像近亲属、情妇之类,要是和国家工作人员商量好,国家工作人员用职权帮请托人办事,特定关系人收财物,这就涉嫌共犯。像官员妻子收贿,丈夫利用权力办事。 非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勾结,一起帮请托人办事收财物,分工合作完成受贿,同样涉嫌共犯。 在职国家工作人员离职前和请托人约定,离职后收财物并办事,若有人帮忙,也构成受贿罪共犯。重点就看有无通谋和共同实施受贿行为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
-
07/01
25
你好,如果我来自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,请问知道名字,怎么知道他手机号码
仅凭名字无法直接查询他人手机号码,这涉及个人隐私。 分析:根据《民法典》等相关法律规定,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,未经允许查询他人手机号码属于违法行为。若确实需要联系某人,建议通过正规渠道,如社交媒体、公共电话簿或共同朋友等合法方式获取联系方式。 提醒:若尝试非法手段获取他人手机号码,如黑客攻击、非法购买等,一旦被发现,将面临法律责任。问题严重时,如造成隐私泄露、财产损失等,应及时报警并寻求法律帮助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
-
07/01
25
不捕取保候审后会怎样处理
1.不捕取保候审后,案件通常会按既定司法程序继续推进,最终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得出相应处理结果。 2.具体处理流程如下: 公安机关继续侦查,收集与犯罪嫌疑人有关的各类证据,侦查终结且认为犯罪事实清楚、证据充分时,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。 检察院审查后有三种处理方式:犯罪事实清楚、证据充分应追究刑责的,提起公诉;犯罪情节轻微可免刑罚的,作出不起诉决定;发现不应追究刑责的,解除取保候审。 法院受理案件后,依据查明事实、证据和法律规定,作出有罪或无罪判决。 3.建议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
-
07/01
25
卖公司的财产9万怎么判刑
结论: 未经公司允许私自卖公司财产9万,可能涉嫌职务侵占罪或盗窃罪,量刑因犯罪性质和情节而异。 法律解析: 如果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卖公司财产9万,符合职务侵占罪构成要件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规定,公司等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,9万达到数额较大标准,量刑会考虑退赃、谅解等情节。若未利用职务便利,秘密窃取公司价值9万的财产,则涉嫌盗窃罪。盗窃公私财物价值9万属于数额巨大,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
-
07/01
25
寻衅滋事持枪要如何定罪量刑
要是有人寻衅滋事还拿着枪,那就构成寻衅滋事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想象竞合啦。 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的规定,寻衅滋事的,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要是纠集他人多次干寻衅滋事这事,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,那就得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还可能要并处罚金。同时呢,违反枪支管理规定,非法持有枪支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情节严重的,得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 想象竞合是从一重罪来判的,一般来说,寻衅滋事还持枪这种情况的量刑会比单纯寻衅滋事或者非法
-
07/01
25
律师你好,想了解在德惠市老家农村低保取消有通知吗
在德惠市,农村低保取消通常会有正式通知。 分析:从法律角度看,低保的取消涉及公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权益,相关部门在做出取消决定前,需遵循法定程序,包括调查核实、告知权利、听取陈述申辩等,并在决定做出后,正式通知低保户。这是保障公民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申诉权的重要体现。 提醒:若长时间未收到通知,但低保待遇已实际取消,或通知内容模糊、程序不规范,可能表明问题较严重,建议及时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